近期文化部责令整改动漫节目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许多知名日本动漫纷纷中招。动画研究者关中阿福表示,日本动漫已经在中国风行了35年,早年引进的动画片不仅深受孩子们欢迎,也被家长和学界给予了正面评价。此次文化部下发整改令,一方面是为了应对互联网传播的新形势,另一方面也是在机制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可依又不能不作为的必然结果。
日本动漫齐“触礁”
3月31日,文化部下发《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多家动漫视频网站被责令整改。其中,3部日本动画片被点名批评——《东京残响》代表暴恐内容,宣传“以暴制暴”思想;《Blood-C》画面恐怖血腥,令人极度不适;《学园默示录》以色情元素吸引眼球,明显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
4月13日,一篇名为《文化部整治暴恐动漫 第一批查处名单4月16日下架》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海贼王》《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纷纷中招。随后,文化部相关负责人在回应此事时,并未否认其真实性,仅表示正式名单随后就会公布。
4月19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法治进行时》节目批评《名侦探柯南》称:“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动漫作品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暴力血腥的情节被一再渲染。他们打着动漫作品的旗号,其实就是一部赤裸裸的犯罪教科书。”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日本动画片再次推至风口浪尖。
风行35载曲曲折折
1980年,中央电视台从日本引进手冢治虫的动漫名作《铁臂阿童木》,开海外动画片引进中国之先河。此后,日本动画片作为进口动画片中的主力军,一直牢牢地占据着中国内地动画时段的半壁江山。
早些年,《聪明的一休》《世界童话名作选》《三千里寻母记》《咪咪流浪记》等日本引进动画片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方面功不可没。正因如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当时的广电部及后来的广电总局并没有对日系引进动画片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
然而,在1995年前后,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及教育电视台的兴起,进口动画片的引进呈现出泛滥之势。动画片进口不受审核、配额限制,一些暴力倾向突出的日本动画片随之频频出现中国的在电视荧屏上。其中,影响最大的《北斗神拳》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后,其“血肉横飞,五官挪移”的画面令许多人“都惊呆了”。随后,该片被紧急叫停,但“日系动画片的成人化倾向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开始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2000年3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每套节目每天播出进口动画片在少儿节目中的占比不能超过25%,而进口动画片在动画片播出总量中的比重不能起过40%。这也是广电总局首次就进口动画片的引进播出作出明确规定。
2006年前后,有关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系动画片的负面评论再度甚嚣尘上,民族动画产业界对其微词颇多——一些日本动画片以为推广其动画品牌,不惜将相关动画片以免费或极低的价格提供给内地电视台播放,这让一些国产动画片公司难以生存。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广电总局连续两次下达“禁播令”,要求各电视台在每天晚间黄金时间不得播出进口动画片。
这纸禁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各地电视台为了避免动画片时段“开天窗”,纷纷加大了向国内动画制作公司采购的力度。
“一刀切”的难言之隐
事实上,在机制与体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于日系动画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实属主管部门的无奈之举。毕竟,电影分级何时落地尚无时间表,动画分级更不具操作性,但是如今一些涉及色情、暴力的日本动画片,的确给一部分未成年人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与此同时,此次剑指日本动画的直接推手是文化部而非广电总局,主管部门的转换其实已经凸显出市场形势的“大不同”。高清视频点播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流行都使传统的主管部门有些“鞭长莫及”。同时,针对日本动画的攻防战,电视荧屏已经不再完全是主战场了。
不过,政府主管部门职能角色的积极转变及重新定位,依然无法在化解各方歧见方面有所作为。这种无奈之举是现阶段无法可依又不可以不作为的必然结果。
分级之前我们能做什么?
此次“下架清单”的发布以及对“柯南”的单方面指责,让很多人都加入到了声援“呼吁出台分级制”的队伍中去。
然而,在如今放映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分级制度能否成为“百忧解”?恐怕不能。为日系动画片贴上不同的标签,无法有效地将过于成人化的内容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
如同推动足球发展改革一样,在分级制实施之前,主动采取一些灵活务实的做法,或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外的许多经验证明,在现有情况下,我们依然有许多条路可走:
1.美国在引进《超时空要塞》等日本动画片时,对其中的裸露、血腥画面进行了必要的删减。
2.一些国家在播出动画片时,会打出“以下节目请在家长指引下观看”的提示字幕。
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作的蓝精灵村被炮弹轰炸的公益片在荷兰播出时,只选择晚上孩子们入睡后的时段。